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2025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含助理)每日一练(10)

2025-05-23 15:48:52

1.中医认为发病的内外因素有哪些?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主要指人体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外因则主要是外界环境的影响。

1. 内因主要包括:

 情志因素:如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波动,长期或过度的情绪刺激会损伤脏腑功能。

 饮食失宜:过饥过饱、偏食偏好、食物不洁等均可导致脾胃受损,影响气血生化和运化功能。

 劳逸不当:过度劳累或长期缺乏运动都会损害人体正气,使机体抵抗力下降。

 体质因素:先天遗传和后天调养差异使得不同个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有别。

2. 外因主要包括:

 六淫邪气: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自然界的异常变化,当人体正气不足时容易被这六种外感因素所侵袭。

 环境污染:空气、水质等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日益显著。

 社会心理压力: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学习竞争激烈,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综上所述,中医认为疾病的产生既与个体内部因素有关,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增强体质、改善生活方式以及调整心态等。

2.如何辨证施治肺胀?

肺胀在中医学里属于一种常见的病症,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发作、逐渐加重的咳嗽、气喘等症状。其病因病机复杂,与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以及饮食劳倦等因素有关,导致肺气上逆或肺失宣降,久则痰瘀互结。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施治。

1. 辨证:首先需要明确肺胀的类型,常见的有风寒袭肺、痰湿阻肺、痰热壅肺、肺肾两虚等不同类型。

风寒袭肺型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咳嗽声重、咳白色稀薄痰液、舌苔白腻、脉浮紧等症状;

痰湿阻肺型可见咳嗽气喘、胸闷、身重、口黏不渴、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质淡红、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滑等表现;

痰热壅肺型则以高热、咳吐黄稠痰、心烦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数有力为特征;

肺肾两虚型多见于病程较长者,表现为久病体弱、呼吸浅促、声音低微、腰膝酸软、夜尿频多、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胖嫩、脉沉细无力等。

2. 施治:根据辨证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对于风寒袭肺型,应以疏风散寒为主,可用麻黄汤加减;

痰湿阻肺者宜健脾化痰,可选用二陈汤合平胃散;

若为痰热壅肺,则需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方如清金化痰汤;

肺肾两虚时当补益肺肾、纳气归元,可用金匮肾气丸加减。

3. 其他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可以结合针灸、拔罐等非药物疗法来改善症状。同时注意调整生活方式,避免接触烟雾尘埃等刺激物,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