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执业中药师考试辅导中药学综合> 内容
京师杏林|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有关2019执业药师考试复习,以下是京师杏林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具体内容如下,请考生查看!

  一、白细胞计数(WBC)

  外周血白细胞起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

  (一)简述

  参考范围:2009A

  成人:(4——10)×109/L

  儿童:(5——12)×109/L

  新生儿:(15——20)×109/L

  (二)临床意义

  1.白细胞减少

  (1)疾病主要见于流行性感冒、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

  (2)用药应用磺胺药、解热镇痛药等。

  (3)特殊感染 如革兰阴性菌感染(伤寒、副伤寒)等。

  (4)其他 放射线、化学品(苯及其衍生物)等的影响。

  2.白细胞增多

  (1)生理性 月经前、妊娠、分娩、哺乳期妇女、剧烈运动、兴奋激动、饮酒、餐后等。新生儿及婴儿明显高于成人。

  (2)病理性 各种细菌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或坏死、白血病、恶性肿瘤、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有机磷农药、催眠药等化学药物的急性中毒。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参考范围: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2.0——7.0)×109/L (50%——70%)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 (0.02——0.5)×109/L (1%——5%)

  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 ﹤0.1×109/L (0%——1%)

  淋巴细胞绝对值 (0.8——4.0)×109/L (20%——40%)

  单核细胞绝对值 (0.12——0.8)×109/L (3%——8%)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为血液中的主要吞噬细胞。

  1.增多

  (1)急性、化脓性感染

  局部感染(脓肿、疖肿、扁桃体炎、阑尾炎、中耳炎等);

  全身感染(肺炎、丹毒、败血症、猩红热、白喉、急性风湿热)。

  (2)出血和其他疾病

  急性出血、急性溶血、手术后、恶性肿瘤、粒细胞白血病、严重组织损伤、心肌梗死和血管栓塞等。

  2.减少

  (1)疾病 伤寒、副伤寒、疟疾、过敏性休克等;

  (2)中毒或损伤 重金属或有机物中毒、放射线损伤。

  (3)用药 抗肿瘤药、苯二氮?类镇静药、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抗癫痫药、抗真菌药、抗病毒病、抗精神病药、部分非甾体抗炎药等。

  1.增多

  (1)过敏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药物性皮疹等。

  (2)皮肤病与寄生虫病

  (3)血液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2.减少

  (1)疾病或创伤 见于伤寒、副伤寒、大手术后、严重烧伤等。

  (2)用药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嗜碱性粒细胞】

  1.增多

  (1)疾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2)创伤及中毒 脾切除术后,铅中毒、铋中毒以及注射疫苗等。

  2.减少

  (1)疾病 速发性过敏反应如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2)用药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过量。

  【淋巴细胞】

  参与体液免疫。

  1.增多

  (1)传染病 (2)血液病

  (3)其他 肾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时。

  2.淋巴细胞减少

  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或接触放射线等。此外,各种原因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时,淋巴细胞也可相对减少。

  【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增多可见于:

  (1)传染病或寄生虫病

  如结核、伤寒、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疟疾、黑热病。

  (2)血液病 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

  (3)其他疾病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三、红细胞计数(RBC)

  (一)简述

  红细胞计数是诊断贫血的主要指标之一。

  参考范围:

  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

  新生儿(6.0——7.0)×1012/L

  四、血红蛋白(Hb)

  (一)简述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向器官、组织运输氧气和运出二氧化碳。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血红蛋白量减少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指标,但不能确定贫血的类型。

  参考范围:

  男性 120——160g/L

  女性 110——150g/L

  新生儿 180——190g/L

  (二)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量减少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指标。

  五、血小板计数(PLT)

  骨髓中成熟巨核细胞的胞浆脱落而来。

  (三)参考范围

  (100——300)×109/L

  主要作用有

  ①对毛细血管的营养和支持作用;

  ②通过黏附、聚集与释放反应,在伤口处形成白色血栓而止血;

  ③产生多种血小板因子,参与血液凝固,形成血栓而进一步止血

  ④释放血小板收缩蛋白使纤维蛋白网发生退缩,促进血液凝固。

  以上是京师杏林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的“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更多执业药师考试相关资讯请关注京师杏林医学教育网或者添加微信公众号【京师杏林教育】,我们将实时更新关于执业药师考试最新相关资讯。

京师杏林医学教育网.jpg

上一篇:京师杏林|执业中药师知识点:老年人合理使用中药的原则

下一篇:京师杏林|《中药综合》中西药联用在药效学上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