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医师考试
首页公卫执业(助理)医师复习指导综合笔试> 内容
2020公卫执业医师综合笔试考点:职业性致癌因素的识别与判定

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涉及内容比较多,为帮助大家复习,缓解备考压力,京师杏林医学考试网小编整理“2020公卫执业医师综合笔试考点:职业性致癌因素的识别与判定”的知识点,具体内容如下:

职业性致癌因素的识别与判定

【考频指数】★★★

【考点精讲】

识别职业因素的致癌作用主要通过3种途径:临床观察、体外试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

1.临床观察结果为肿瘤病因的探索提供第一条线索,不能成为确定病因的依据,需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证实。

2.当短期试验和动物实验都获得阳性结果,可提供该物质为可疑致癌物的证据。

3.流行病学研究的阳性结果判定标准:因果关系强度;因果关系的一致性;接触水平-反应关系;生物学合理性;时间依存性:“接触”必须在“效应”产生之前。

4.职业性致癌物可分为3类:确认致癌物、可疑致癌物、潜在致癌物。

(1)确认致癌物或生产过程:流行病学调查及动物实验都有明确证据者,表明对人有致癌性的理化物质和生产过程。

(2)可疑致癌物:有2种情况,一是动物实验证据充分,但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有限。二是动物致癌实验阳性,特别是与人类血缘相近的灵长类动物中致癌实验阳性,对人类致癌性很大,但缺少对人类致癌的流行病学证据。可疑致癌物是目前流行病学研究重点。

(3)潜在致癌物:动物实验已获阳性结果,而人群中尚无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对人有致癌性,如钴、锌、铅、硒等。

以上就是京师杏林医学考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2020公卫执业医师综合笔试考点:职业性致癌因素的识别与判定”的全部内容。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方面的政策动态、精华资料及备考技巧,请收藏“京师杏林医学考试网”或者关注“京师杏林教育”公众号,我们将为您呈现最新公卫执业医师考试的相关资讯。

京师杏林医学教育APP

京师杏林教育

上一篇:2020公卫执业医师综合笔试考点: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预防

下一篇:汇总: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综合笔试考试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