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以临床实际需求为导向,基础理论学习与临床技能,基础理论培训内容分为中医理论、中医临床及中医经典培训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中医理论培训,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临床思维等课程;
第二阶段为中医临床培训,讲解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皮肤病学等临床课程,着重讲解常见病种、重点病种的中成药使用;
第三阶段为中医经典培训,系统讲解内经选读、伤寒学、金匮要略、温病学等经典必修课程,融入中医课申报技巧培训及重点专科查房等内容。
【培训对象】
从事临床工作的非中医类别医师,包括西医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
【培训目的】
培养学员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思维,提高中医药临床诊疗能力,掌握并熟练运用中医药特色技术和方法,通过中西医优势互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最终建设一支业务素质高、具有发展潜力的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
【政策支持】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北京市中医药条例》《北京市西医医师学习中医管理暂行办法》文件精神,落实中西医结合、中西医优势互补基本方针。北京三医中西医结合医院联合北京市部分中医临床医院,充分利用京师杏林网校课程,整合优质线上教学资源和线下临床实践基地,开展西医学习中医的招生与培训工作。
西医学习中医证书优势
学术认可与能力提升
证书由北京中医药管理局盖章认可度高,系统学习中医学,掌握中医技能。
职业发展竞争力
拓宽执业范围,职称评审加分,增加就业机会,助力创业,增加收入。
中西医结合有中药处方权
获得中药处方权,优化治疗方案,降低医疗成本,提升患者满意度。
行业认可与政策支持
政策支持,行业认可,为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提供更多机会。
培训及考核形式
培训形式
[培训费用]
20000 元/人
[教学形式]
采取理论教学(师生互动、随时答疑)与实践教学(教学示范,随堂指导,相互演练)相结合的形式。
[临床见习]
全市范围内遴选带教老师跟诊学习。
[培训时间]
2025年6月开班,培训周期24个月。
[培训学时]
理论培训550学时,其中线上课程480学时、线下集中学习答疑70学时(45分钟/学时);临床实践300学时(8学时/天)。
[注意事项]
出勤率低于85%且不能提供正当理由者予以淘汰,不予参加考评。
考核形式
[平时考核]
考勤记录、学习笔记及学习心得、临诊医案等内容。
[理论学习考核]
按教学进度,每门课要进行一次结束前考试,考试成绩以百分制评定,其中平时考核占15 %,考试占85%。
[临床见习]
由临床实践机构的带教导师和科室负责人,对学员在出勤情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等进行考核,出勤率低于85%或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考核低于90%的,考评评定应为不及格。
[注意事项]
考核分为技能和笔试,技能成绩合格后方可参加笔试考核,具体考试时间一般在下半年11月份。考核成绩合格后有中医药管理局颁发“西学中”合格的结业证书。